《穿成農家小福寶,逃荒路上開掛了》第859章

  葉山每隔一日就要去一趟鄭家莊,把這些饅頭餅子,統統運回來,被佳音存在這個前院,防備萬一。

  經過兩次逃荒,甚至是出生就挨餓,佳音太懂糧食的重要性了。

  即便有這個神奇的空間傍身,她心里依舊沒有太多安全感。

  更何況,如今義父和爹爹都在帶兵,隨時北征。

  幾萬北征軍,就是幾萬張嘴!

  她隱約總有一種預感,好似有一日,她要為填飽這幾萬張嘴頭疼。

  索性,在現在這個時候,她早早就開始準備。

  春風得意時布好局,待得四面楚歌,才會有退路!

  尤其是經過白云間這件事,她對皇上出爾反爾,心里存了芥蒂。

  鄭家莊是義父和皇上的母族,留下的人手也是忠于義父和皇上。

  義父對她們李家,自然不必說。

  但皇上……

  她不敢完全相信鄭家莊了!

  再有兩日,最后一批干糧就能做完,她就不打算再繼續了。

  以后有機會,好好問問義父后再決定吧……

  至于,鄭家莊的人手,如今連同水靈水云在內,在李家人身邊伺候的,足有十幾個。

  各個行事都很忠心穩妥,不能隨便換掉,也沒有理由換掉。

  佳音決定以后找張神醫,琢磨看看,有沒有什麼不著痕跡的法子,徹底控制這些人。

  他們忠心,自然平安無事。

  若是他們有一日背叛,她也不至于沒有遏制之力!

  巡視完她的“王國”,佳音繼續扎進房間勤奮苦讀。

第六百八十四章 代表幸福的味道

  日升月落,風雪一場接一場,好似眨眼間就是臘八了。

  天色不等亮起來,陶紅英就帶著水靈、水云,還有過來幫忙的瓊嫂子、冬梅,一起燒熱了灶上的兩口大鍋。

  然后,昨日挑好的八種雜糧和豆子,就被洗干凈加上滿滿的水,熬煮起來。

  天色大亮的時候,鍋里的臘八粥也被攪的粘稠香甜。

  新村和二村家家戶戶都是如此。

  淘氣小子們難得沒有懶被窩,主動爬起來,睡眼惺忪的捧著碗,就等著喝臘八粥了。

  其實,如今日子好過,一碗加了糖的雜糧粥,不算什麼難得的東西。

  但到什麼節令,吃什麼東西,本身就帶了三分加成的好味道!

  外邊寒風呼嘯,雪粒子紛飛,一家人圍在一起,喝一碗熱乎乎的臘八粥。

  這臘八粥就已經不是粥了,是平安,是團圓,是豐足。

  全家老小喝的就是這一份兒安心和踏實。

  佳音就著老娘親手腌漬的辣白菜、咸黃瓜和紅油芥菜絲,也喝了兩大碗,最后捧了圓溜溜的小肚子,滿地轉悠消食兒。

  李老二原本想在家歇息一日,但鄭豐早起回來,說了幾句,他就進城了。

  他沒有托大,聽說了瑤池的位置,還有防護嚴密,他就打算找侯爺借幾個人手。

  但侯爺在軍營,一來一回,騎馬也要半日,恐怕就錯過時機了。

  幸好,先前鄭家莊那邊派來的人手里,鄭六鄭七幾個跟著家仁他們去泉州了,但鄭三江和家歡的小廝鄭二都在城里,倒是可以臨時搭把手。

  于是,日上三竿時候,鄭三江和鄭二扮成一對兒父子,挑著一擔山梨,就出發了……

  李家院子里,溫夫人和文娟一起做針線,陪著李老太說話。

  溫夫人和文娟坐胎的時間差了不到一個月,如今都是五六個月的肚子,已經很大了。

  這樣的天氣,她們也不敢在外邊亂走,平日就兩個院子竄一竄,算是活動了。

  李老太盛了一大盆的粘大米,打算挑揀干凈,做成粘面子,然后蒸豆包、炸油糕。

  這是北地的習俗了,即便搬到新都這里,但家里人還是喜歡這一口兒。

  因為在北地時候,日子太窮苦了。

  家里最好的一年,也不過蒸了百十個豆包,炸了二十個油糕而已。

  那是全家記憶里,最香甜、最幸福的味道了。

  如今家里頓頓白米,買個百十斤粘米不過是一句話的事兒,老太太就打算多做一些,親朋家里都送點兒,吃個新鮮。

  溫夫人和文娟看著有趣,也聽得嘴饞,都是扔了針線,跟著一起忙碌,說說笑笑,倒也熱鬧。

  李老太就說道:“在這邊,粘米不叫粘米,叫糯米,不是什麼金貴東西。但在我們老家那邊,這可比普通白米的價格貴一倍呢。

  “那年我家老二在城里做賬房,主家賞了幾斤,我狠狠心都蒸了豆包,炸了油糕。

  “家喜和家安才四歲吧,吃完油糕之后,把手指頭都挨個舔一遍。

  “當時我就想啊,以后日子好了,一定炸它幾百個油糕,讓孩子們吃個夠兒。

  “結果,今日倒是要炸大盆的油糕了,孩子們又都飛出窩了,輕易攏不回來了!”

  溫夫人猜到李老太是想孫子了,趕緊勸道:“這粘面子若是放得住,不如凍兩團。

  “過年時候,孩子們總能都聚回來,到時候現炸現吃,那才味道好呢!”

  “是啊,奶奶。”文娟也是說道:“歡哥也在城里呢,越來越忙,都四五日沒回來了。多留一些,等他回來,也吃幾個油糕。”

  李老太忍不住笑了,嗔怪道:“放心,落不下你家孩子爹。

猜你喜歡

分享

分享導語
複製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