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農家小福寶,逃荒路上開掛了》第584章

最好還會炒菜,隨時能搭把手。不如問問孫二嫂兩口子,還有大壯兩口子。”

  李老太聽得笑了,大壯媳婦兒和孫二嫂都是村里有名的潑辣,孫二哥和大壯更是年輕力壯。

  萬一在書院同誰有個沖突,都不用老三兩口子出面,這兩對兒夫妻就能大殺四方,所向披靡了。

  “多謝老哥費心,這樣安排真是最好不過了。”李老太趕緊應了下來。

  李震生也是說道:“鄉親們是去給我們家里幫忙,總不能虧待了他們。

  “這樣,比照吳三叔和吳三嬸子,以后他們也同村里一樣,每日拿工分,每月按照工分發工錢,年底一起結算。做得好,年節還會有紅封。額外,四季還各有一套衣衫。”

  村長高興的點頭,“好,這樣就好,已經很豐厚了。憋悶在村里,日子安逸,也沒什麼出息。跟著你們家里出去見見世面,可是多少銀子都換不來的好機會。”

  “不,是我們家里該謝謝鄉親們幫襯。”李老太趕緊擺手,真心說道:“這食堂是事關學子和先生們入口飯菜的大事,若是有一點兒差池,咱們這良心都過不去。

  “外人就是再好,也沒有咱們這些一起拼命熬到如今的鄉親們更踏實、更可靠的。”

  “對,這話說得太對了。”趙叔點頭附和,提議道:“菜地那邊,若是人手不夠,我們六個老家伙隨時都能去搭把手兒。”

  至此,這事就算定了下來。

  村長晚上回去,扒拉著手指頭,把村里人手都盤算了一遍。

  最后定了一家四口去照管菜地,這家家主叫吳老九,和吳三嬸子一家同姓,實際卻沒什麼血緣關系。

  但當初大旱時候,因為李家有水井,為活命才投靠到村里。

  后來一起逃荒,一起拼命,走到了如今。

  這一家子同吳三叔連了宗,平日當親兄弟處著,走動也頻繁。

  吳老九兩口子都是憨厚本分的人,干活兒從來不偷懶,家里還有個五十歲的老爹和十歲的小閨女。

  這般去了洛安,兩口子干活兒頂用,吳老爹打更值夜,小丫頭也能隨時搭把手。

  于是,第二日早晨,村長就把吳家四口、孫家和大壯家都聚在一起,說了去洛安的差事。

  眾人都很高興,立刻答應下來。

  別多不說,只看吳三嬸子和吳三叔,跟著李老三夫妻才多久啊,吃得好穿得好,而且行事說話都長進太多了,絕對比窩在村里要出息。

  聽說去年除了村里的分紅,食鋪那邊還給了十兩銀子的分紅呢。

  他們只要干活兒不偷懶,忠心不二,以后的日子肯定錯不了!

  三家人很是高興,回家就忙著拾掇。

  村里各家比鄰而居,山墻都是共用,根本就沒有秘密可言。

  很快,幾乎所有人都知道這事了。

  有人羨慕,有人好奇,更有人跑去問村長,他們也想去洛安。

  結果村長揮著煙袋鍋兒攆人,“都急什麼!日子越來越好,以后需要你們出力的地方多了,還怕沒你們的位置啊?!都給我好好干活兒,誰干的好,下次就優先安排誰。”

  村人們被噴了一頭口水,仔細想想,也是這麼回事。

  只要抱緊了李家這根兒粗大腿,機會還很多。

  李老三的小食鋪,能變成書院的大食堂。

  那李大老爺的酒樓鋪子也能越開越多!

  泉州的小船隊,也能變成大船隊!

  到時候肯定需要在村里再找人手,興許那時候的差事比食堂的差事更好呢?!

  于是,村里鬧了一日總算安靜下來。

  李老太見此,也是抓緊收拾行禮,趕赴洛安。

  家里的馬車不夠,又在城里雇了兩輛。

  日上三竿時候,眾人就出發了。

  佳音可是高興壞了,因為這一去最少六七日,她就不用學規矩和女紅了!

  先前被淘氣小子們打擊了,腦子犯抽,發憤圖強了幾日,暴露了自己的老底兒,被何嬤嬤和蕙娘都知道了她的“早慧”。

  以后再想裝傻、想摸魚都不容易了,哎……

  幸好,她還有奶奶這個好搭檔,直接帶著她“逃課”了!

  佳音趴在打開的車窗上,春風輕柔,吹在臉上舒服極了。

  遠處的田野里,有農人在辛勤的奔波。

  春日種下良種,用汗水澆灌,秋日時候才能心安理得的擁抱豐收。

  路上不時有馬車錯身而過,不知是不是車里人也再賞春光,馬蹄同樣帶了三分懶散。

  洛安小鎮里,李老三和趙玉茹果然已經忙的腳不沾地了,喘口氣的功夫都沒有。

  突然見到老娘帶人早早趕來,兩口子感激的差點兒紅了眼圈兒。

  老娘就是救苦救難的觀世音,不接受反駁!

第四百六十四章 萬事開頭難

  “娘,您怎麼來的這麼快?我們還想讓家歡捎信兒回去,讓娘早點過來坐鎮呢!我們實在是忙不過來,哪里想到,娘把人手都找好了。”趙玉茹抱了婆婆的胳膊,像對親娘一樣依賴的說道。

  李老三沒說什麼,但也是長松一口氣,臉上帶了笑。

  新買的田里要栽菜苗,要澆水,他忙不過來,就在附近雇了兩個人。

  結果他還要時刻給看著,甚至還要帶著這倆人干活兒,否則他們就偷懶,真是糟心還挨累。

猜你喜歡

分享

分享導語
複製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