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農家小福寶,逃荒路上開掛了》第470章

  “好,放心吧。”溫先生點頭,“其實我也一直覺得女孩子應該讀書,就算不能科考,以后成親當家,打理家事,教養孩子,也比旁人好很多。”

  “先生說的對,”村長等人也是高興應聲,“我們村里丫頭和小子都一樣,都是寶貝。”

  正說著話,劉揚突然從院子外邊瘋跑進來,嚷道:“爹,你快回家吧,我娘生了!”

  “什麼?”

  劉鏢頭驚了一跳,來不及同眾人打招呼,扭頭就跑,結果出門又轉身回來背了張神醫。

  張神醫手里抓了一個雞腿,趴在劉鏢頭背上很是淡定,繼續啃得津津有味,完全不驚慌。

  他真是習慣了,他就是一塊磚,哪里有事哪里搬!

  而且每次都不用自己走,總有人背著扛著!

  眾人都是跟著驚了一跳,李老二趕緊安撫道:“咱們繼續吃,不用擔心,有張神醫過去,肯定會母子平安。而且劉家嫂子是瓜熟蒂落,不比大勇媳婦兒當初那般兇險。”

  提起李勇,就要說到嚴家,劉老太爺搖頭說道:“嚴家那些人也是昏了頭,只有這麼一個兒子出息,還被他們生生逼迫的分了宗。”

第三百七十二章 添人又進口

  溫先生笑道:“嚴家還罷了,如今最后悔的怕是王家吧,我可聽說,昨晚王老爺回家就病倒了,家里人正到處找大夫呢!”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說的就是王家這樣的!”

  “就是,讓他們后悔去吧!”

  “過幾日,等大先生把酒樓開起來,更有他們悔斷腸子的時候。”

  不說堂屋里男人們說笑喝酒,只說廂房里,李老太實在惦記劉嫂子,但又要陪客分不開身,就喊了趙玉茹帶了吳三嬸子幾個趕緊去劉家看看。

  村長家和劉家住隔壁,吳大娘身體差,不好總來看坐月子蕙娘,這一段就多半在陪著劉嫂子。

  方才,她就回家娶個針線筐的功夫,再回到劉家,劉嫂子就生完了,孩子已經躺在炕上哇哇叫了。

  生的如此痛快,簡直讓人驚訝!

  張神醫被背過來也只是把把脈就罷了,根本沒有用武之地。

  而劉鏢頭抱著小兒子,已經歡喜的傻掉了。

  “哈哈,我又有兒子了!”他高興得見誰都是這一句話,惹的眾人都是好笑。

  劉揚跟在一邊,搓著手,想抱抱弟弟又不敢。

  趙玉茹等人幫著拾掇了屋子,吳三嬸子留下幫忙照看孩子,給劉嫂子熬雞湯煮雞蛋,其余人就都回去了。

  畢竟前邊院子還那麼多客人呢!

  趙玉茹帶回了劉鏢頭喜得貴子的消息,人人都是跟著歡喜。

  嚴格說起來,這是村里人到碎金灘后,生下的第一個娃娃。

  蕙娘和李勇算是后加入的,沒有一起翻山越嶺的經歷。

  只有一起吃過苦的村人們,才更知道今日的甜如何不容易。

  村長高興的一口氣喝下碗中酒,笑的暢快,“好啊,咱們村如今添人進口,是徹底扎根落腳了。各家都給我加把勁兒,多多的生娃娃,以后都送去讀書,都娶媳婦兒,咱們村子就更興旺了。”

  村人們都是哈哈笑,年輕小夫妻們則紅了臉。

  因為他們是重任在肩啊!

  劉老太爺心里羨慕,眼見劉鏢頭回來,就摘了腰上玉佩遞給他,“咱們都姓劉,五百年前也是一家了,如今家里添丁,我這個做長輩的,給孩子個見面禮,沾沾喜氣。”

  劉鏢頭大喜,行了大禮替兒子道謝,這才接過玉佩。

  酒席上,因為這件喜事,更是熱鬧了。

  直到日頭落到西山頭,眾人才告辭回家。

  李家人齊齊到村口送客,滿院的桌椅,自有村人們幫忙。

  劉老太爺見兩個孫子依依不舍的模樣,就開口準許他們留下玩兩日,晚上住在崔夫人家里。

  兩個小子可是高興壞了,劉夫人卻擔心,被崔夫人勸了兩句后也就罷了。

  畢竟崔夫人也要小住兩日,還能稍稍看管兩個淘氣小子。

  彭先生喝的半醉,今晚要和溫先生秉燭夜談,兩人一起回了城里小院兒。

  其余三個里正帶了村人,也回去了。

  一時間,李家終于安靜下來。

  李老太和陶紅英趕緊去看劉嫂子,佳音也跟過去湊熱鬧。

  禮哥兒貓哥兒見此,也做了兩條小尾巴。

  結果,新出生的孩子皺巴巴像個瘦猴子,把兩兄弟丑到了,他們只看了一眼,就背著妹妹往家跑。

  生怕白胖可愛的妹妹,在小猴子身邊呆久了,也變丑了!

  眾人笑的不成,守著劉嫂子吃了飯,喂了奶,才各自回家。

  家仁和禮哥兒只有一日的假期,明早就要趕回書院。

  李老三和趙玉茹當然也要回去,所以屋里掌了燈,難得湊齊的一家老少聚在一起,商量一下大事小情。

  李老太說道:“以后家安、家喜和貓哥兒也要到洛安讀書,小鋪子就住不下了。所以,老三最近看看,鎮子上有沒有合適的院子買一個,落在你名下,別差銀子,你們和孩子住的舒坦就行。”

  李老三趕緊應下,“知道了,娘,我回去就打聽一下。”

  陶紅英跟著說道:“娘,家歡以后跟著大哥忙酒樓那邊,食鋪只有三哥三嫂,還要照顧五個小子,怕是忙不過來啊。”

猜你喜歡

分享

分享導語
複製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