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農家小福寶,逃荒路上開掛了》第247章

  “知道了,娘。”李老二也是高興應了,心里感激之極,若不是他手藝不好,都恨不得親自下廚了。

  正好村長溜達過來,聽說這樣的好事,就揮舞著煙袋鍋吆喝。

  “家仁也是村里的孩子,讀書又是大好事,難道他以后出息了,就不認村里人了?走公賬,必須走公賬!當是大伙給家仁祝賀了!”

  李老太想了想,也沒再客套,“好,聽村長的。家仁以后好好讀書,學成之時,也是咱們村里的依仗。”

  果然,村長聽得更高興了。

  大伙兒說笑熱鬧,李老二倒是想起自家大哥的事,于是借口道謝,去尋了溫先生。

  碰巧溫先生安頓了幾個友人,過來要茶水。

  李老二就把昨晚之事說了,末了又道,“先生,我們家里不知道大哥是不是有什麼苦衷,不敢冒然相認。就想著仔細打聽一下那家的底細,聽說那家是個大族的旁支,嫡支那邊也有不少當官和讀書的。”

  溫先生點頭,應道,“我們家和崔家,甚至是劉家都在這里傳承過百年,比旁人自然要熟悉一些,打聽消息更容易。你們一家安心,等我消息。”

  “好,謝謝先生。我們家里幫不上什麼忙,倒是多次勞煩先生。”李老二這話說的真心,也帶著愧疚。

  溫先生倒是笑了,“我們是一起出生入死的交情,家仁又是我的弟子,都說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算起來,我還要跟你搶爹當呢,咱們就別客套了。”

  李老二也笑起來,這事就算過去了。

  溫先生和幾個友人,中午吃了一頓豐盛的飯菜,甚至喝了幾杯酒,微醺之時下了溫泉池子,酒氣很快就蒸出去了。

  太陽落在西山頭的時候,他們就帶了一身舒坦告辭了。

  第二日,李老二按捺不住興奮,帶了家仁和家義,準備去看看洛安書院是什麼樣子。

  山谷的賬目,就交給了劉鏢頭媳婦兒。

  劉嫂子本就是江南人,自小讀書習字,人又溫和仔細。

  這幾日,她就一直在后勤這邊幫忙,每晚跟著核賬,就是備著李老二有事,山谷的賬目不至于沒人管。

  黃昏時候,山谷這邊基本忙完了,賬目清清楚楚,算的明明白。

  眾人都是高興,村長親自給劉嫂子定了八工分,以后就讓她給李老二打下手了。

  這可是村里婦人們中第二個高工分了,第一是陶紅英。

  婦人們自覺劉嫂子給她們長了臉,平日處的又親近,于是就鬧著要陶紅英炒了兩個菜,裝了一壺酒,簡單給劉嫂子慶賀一下。

  男人們知道了,根本不敢攔著,私下說笑,都說擔心家庭地位不保。

  如今村里女人們也拿工分,也賺工錢,甚至不比他們少多少。

  平日心情不好,還能呵斥幾句,如今可是一句都不敢了。

第一百九十五章 洛安書院

  村長笑呵呵吧嗒著煙袋鍋,點點各家爺們兒。

  “這樣才好呢,以后村里小子不愁媳婦了,怕是遠近的好姑娘都想嫁進來了。”

  眾人想想也是這麼回事,笑道,“那咱們的姑娘怕是更搶手,自小就賺工分,都換了嫁妝可是豐厚極了。”

  “肥水不流外人田,咱們的閨女還是嫁在本村好了,可不能便宜了外村的小子。”

  “對啊,秋日時候就要建學堂了,到時候俺家閨女也要去讀書學寫算呢。”

  男人們蹲在一處,一邊惦記著媳婦兒別喝醉了,一邊七嘴八舌暢想著未來,都是喜笑開顏。

  日子不怕苦,就怕沒有奔頭。

  有了奔頭,每天都渾身充滿力氣,再辛苦也不覺得累!

  李老四背著半醉的陶紅英剛踏進家門沒多久,李老二帶著家仁家義也回來了。

  這爺三個都是臉上掛著笑,家仁難得像個孩子一樣,圍著奶奶說起洛安書院的好。

  “奶奶,書院就在新都東邊十幾里的云霧山外,景色特別好,學院外邊還有個小鎮,可熱鬧了。學院里很多先生都和學子一樣在小店里吃飯,很隨和的樣子。很多學子還抱著古琴和長笛,聽說進學院的都要學一樣樂器呢。”

  李老太聽得認真,臉上的笑就沒落下過。她不管這學院好不好,能讓孫子這麼高興,就必須要去。

  佳音坐在大哥懷里,聽他說的眉飛色舞,也是替大哥高興。

  這才是少年人該有的樣子,肆意張揚,而不是古井無波一般深沉。

  許是察覺出自己太興奮,家仁紅了臉,小聲說道,“奶奶,我是不是說多了?不過這個學院真的很好。”

  “不多,不多,奶奶高興呢。等你上學時候,奶奶親自去送你,等你有了好同窗,也帶來咱們家里玩耍。”李老太笑瞇瞇拍拍孫子的肩膀。

  倒是李老二在旁邊說了一句,“學院的束脩不算便宜,一年要六十兩。吃住之類,加一起,怕是要一百兩。”

  李老太立刻擺手應道,“若是以前咱們家里還要犯愁,如今可是不怕了。山谷那邊一年分紅最少有三四百兩了,還有瓜地呢,那可是金貴東西,絕對能賣不少銀子,怎麼都夠我孫子讀書了。”

  說罷,她拉著家仁的手,又囑咐道:“家仁啊,去了學院就專心讀書,什麼也別惦記。

猜你喜歡

分享

分享導語
複製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