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初聽到您的音樂是《暴風雨》,它給我的感受簡直無法對您言語,幾天來我一直處在迷蒙之中難以自拔。”
這是梅克夫人給柴可夫斯基的第一封信里的一段話。
一、誰的曲子如此動人?
1876年冬天的一個下午,梅克夫人坐著馬車來到了尼古拉·魯賓斯坦的位于莫斯科郊外的莊園,受尼古拉·魯賓斯坦一家人的邀請,她將在那里度過了一個美好的下午。
尼古拉·魯賓斯坦是一位在音樂上很有造詣的作曲家,早年曾以職業演奏家的身份游歷歐洲,受到過車爾尼、李斯特和邁耶貝爾等世界級音樂大師的賞識。
為了挖掘和培養更多的音樂人才,1866年,尼古拉·魯賓斯坦歸國后,創辦了莫斯科音樂學院,并親自教授鋼琴等。為了充實師資,尼古拉·魯賓斯坦還請來了柴可夫斯基、薩夫諾夫等人教授作曲、鋼琴等課程。
每當有朋友拜訪時,尼古拉·魯賓斯坦為了助興,也會彈奏幾支曲子。他那嫻熟的技巧和動人的旋律,常常會引得朋友們停止交談,沉醉在他彈奏的樂曲中來。這也成為了朋友們喜歡到他家來做客的緣由之一。
與梅克夫人寒暄了幾句后,尼古拉·魯賓斯坦就起身離開了房間,讓梅克夫人與他的妻子能痛快地說上一會兒話。隨后,尼古拉·魯賓斯坦來到了客廳里,攤開了一張新寫成的樂譜,開始忘我地彈奏了起來。
隨著他靈巧手指的跳動,動聽感人旋律也隨之如水波一般蕩漾開來。
當尼古拉·魯賓斯坦停止彈奏后。梅克夫人迫不及待地從鄰室走到他面前,連聲贊嘆道:“這曲子太美妙了,請問它是誰的作品?”
尼古拉·魯賓斯坦告訴梅克夫人,這首曲子的名字叫《暴風雨》,是柴可夫斯基作的曲子。
二、我買一首你的曲子。
梅克夫人回家后,還對《暴風雨》那激情澎湃的旋律念念不忘。在得知柴可夫斯基經濟窘況后,梅克夫人找到尼古拉·魯賓斯坦,希望柴可夫斯基能為她編一首樂曲。
原本尼古拉·魯賓斯坦就一直對柴可夫斯基的音樂天賦推崇備至,因此他十分樂意幫梅克夫人這個小忙。
當時的柴可夫斯基還寂寂無名。雖然他在音樂上有著無人能及的天賦,可是他的父親,卻認為唯有成為一名公務員,才能成為一個體面的人。而他不得不聽從父親的建議,考入了一所法律學校。畢業后,他在父親的幫助下,順利地進入了司法部門做了一名小職員。
然而,職場上的爾虞我詐和官場上的貪污腐敗,都讓柴可夫斯基感到無比厭惡。于是,他全身心投入到音樂鉆研中。不久后,他就以優異的成績,考進了圣彼得堡音樂學院。
由于工作與學習音樂在時間上有沖突,柴可夫斯基沒有絲毫猶豫,就辭掉了公務員工作,從此完全獻身于音樂事業之中。
1865年,受尼古拉·魯賓斯坦的盛情邀請,柴可夫斯基成為了莫斯科音樂學院的作曲教師。從那時起,柴可夫斯基開始了他的創作生涯。
不過,這樣的生活仍然讓柴可夫斯基煩惱無比。白天,他要在音樂學院給學生們上課,只有到了夜里,他才有時間開始他的創作。此外,他雖然寫了一些曲子,但是并沒能引起音樂界的注意。而他也因為只靠著微薄的薪水,生活過得非常窘困。
對于一位有才華的音樂家來說,想要在創作上得到健康的發展,必須保證不為溫飽而煩惱。而這正是柴可夫斯基遲遲無法解決的問題。所以,他聽說梅克夫人想要他編一支曲子時,毫不猶豫就答應了下來。隨后,他把曲子編好后,按梅克夫人給他的地址,以信件的方式寄了過去。
梅克夫人收到后,立刻寫了封短信以表謝意。她還特意在信中寫道:“我最初聽到您的音樂是《暴風雨》,它給我的感受簡直無法對您言喻,幾天來我一直處在迷蒙之中難以自拔。”
同時,梅克夫人隨信附上了一筆可觀的報酬。
三、不見面,只是看一看你的照片。
梅克夫人的慷慨資助,對于柴可夫斯基來說,簡直就是雪中送炭。再加上梅克夫人也對音樂有著極高的鑒賞力,因此兩個從無交集的人,建立了友誼。
不過,由于梅克夫人提議,他們之間的友誼只限于書信往來,因此柴可夫斯基一直遵守著這個約定。
之所以,梅克夫人會提出這樣的建議,這其中有一部分是因為顧及身份的原因。
原本,梅克夫人是大農場主的女兒,她的父親和母親都是音樂愛好者,因此她從小就是在悠揚的音樂和美妙的歌聲中長大,在耳濡目染中,音樂也成為了她生活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