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每一個成功男人背后都有一個偉大的女人。
軍事理論家蔣百里、“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詩人徐志摩、作家金庸,將這四位響當當的人物聯系在一起的,卻是一位女高音歌唱家。
她就是蔣英。
蔣英的父親是蔣百里、丈夫是錢學森、表哥是徐志摩、表弟是金庸。
在如此群英薈萃的家庭中,注定了她精彩且不凡的人生。
在戰火中完成學業
蔣英生于1919年,浙江海寧人。
父親蔣百里,是著名的軍事理論家,以兵學泰斗而聞名于世。
蔣英排行老三,從小天真漂亮、活潑可愛。
在父親的影響下,蔣英從小喜愛音樂。在她五六年級的時候,父親給她買了人生中的第一架鋼琴后,從此,走上了音樂的道路。
1935年,16歲的蔣英跟隨父母出訪歐洲。歐洲濃厚的藝術氛圍,讓喜愛音樂的蔣英流連忘返。
父親也有意將女兒留在德國學習。于是,蔣英成為了德國柏林一所貴族學校中的首位東方留學生。
年輕的少女,很快就適應了全新的環境,在耳濡目染中學到了德國人堅韌嚴謹的品德。
兩年后,蔣英以優異的成績被柏林音樂學院錄取,主修聲樂。
大學的時光,是她人生最快樂的一段回憶。
白天她忙于練聲、練琴、學習語言,晚上則沉迷于音樂廳里的交響樂、歌劇、話劇。
蔣英回憶那段經歷說:“當我進入德國柏林音樂學院時,這兒也想聽,那兒也想聽,什麼都感興趣,我仿佛掉到了音樂的海洋里,它像海濤一樣陣陣向我沖來”。
憑著對于音樂的熱愛,蔣英快樂地徜徉在音樂的海洋中。
但是,戰爭的爆發讓求學之路變得困難重重。
糧食的緊缺、隨時響起的警報、與家人聯系的中斷,讓人們生活在恐懼之中。學校的課程一度中斷,老師也只是偶爾出現。
即便如此,蔣英依然堅持每天到學校學習。靠著每天早晚兩頓土豆果腹,蔣英終于在1941年畢業了。
而此時,卻傳來了父親蔣百里去世的噩耗。
一顆冉冉升起的明星
父親曾對蔣英說:“你既然喜歡音樂,就該努力去學。求學問需要有堅定的信心,才會有豐碩的收獲”。
蔣英雖然內心悲痛萬分,但是想起父親的教導,她毅然決定去當時的中立國瑞士繼續求學。
來到瑞士后,雖然生活依然艱苦,每天都要靠撿菜葉生活,但是蔣英的精神世界卻異常快樂。
她進入瑞士路山音樂學院聲樂系研究生班繼續深造。
曾經熱愛的音樂,早已成為她的精神支柱,在黑暗中指引她前行。
1943年,蔣英參加了在瑞士魯辰舉行的國際音樂節,一舉拿下國際女高音比賽的冠軍,開創了亞洲音樂史的新紀錄,成為東亞獲勝第一人。
一戰成名后,蔣英迎來了歌唱事業的高峰,不僅受到歐洲聲樂界的關注,還獲得了名家的大力贊揚。
不久,伴隨著戰爭的結束,蔣英一心想要回到闊別10年的祖國。
終于在1946年底,蔣英帶著她動人的歌聲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多年來系統專業的音樂訓練,讓蔣英在舞臺上收獲了鮮花和掌聲。
優美動聽的音樂表演掀起了一陣“蔣英熱潮”。
有記者評價道:“她是一顆在東方冉冉升起的西方古典音樂的明星”。
然而,這顆冉冉升起的明星卻突然選擇了結婚。
1947年9月17日,蔣英嫁給了自己的“干哥哥”錢學森。郎才女貌的結合,轟動一時。
干哥哥和“童養媳”
蔣英和錢學森的婚姻,最初源于雙方父母的一個“合同”。
錢學森總是笑稱“蔣英是我家的童養媳”。
蔣家和錢家本是世交。當年,蔣家有五朵金花,而錢家只有錢學森一個兒子。
于是,錢家就提出希望蔣家能把老三過繼給他們的請求。
軍人性格的蔣百里爽快地同意了這個要求。于是,只有四歲的蔣英被過繼到錢家,改名“錢學英”。
但是因為年齡小,小蔣英很快就想家了,加之當時錢學森已經12歲,年齡的差距,加重了小蔣英的孤獨感,每日哭鬧不已。
另外一邊,蔣百里夫婦很快也后悔當初的決定,就向錢家提出把蔣英要回來的想法。
錢學森的媽媽只好答應,但是提出一個新的要求。
“你們這個老三,長大了,是我干女兒,將來得給我當兒媳婦。
蔣百里一口就答應了。
從此,蔣英就叫錢家父母干爹、干媽,叫錢學森“干哥哥”。
后來,在蔣家和錢家的聚會上,已經出落成大姑娘的蔣英和錢學森合唱了一首《燕雙飛》,逗得兩家父母高興不已。
誰也沒想到,兩小無猜的一首曲卻成為了兩人一生的寫照。
沒多久,錢學森去了美國,蔣英去了德國,兩人斷了聯系。
直到,蔣英從歐洲回國后名聲大噪,錢學森才有了蔣英的消息,于是趕緊從美國回到了中國。
再次相見,兩人早已不再是青澀的少男少女,錢學森對于眼前的蔣英產生了心動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