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家絕不能容忍。
于是他找到女兒,嚴詞警告:“你是世家小姐,是大家閨秀,堅決不能如此。如果非要如此,那就滾出這個家,不要與俞家有任何瓜葛。”
可俞珊并不以為然:“這是我的事業,我所愛的!”
眼看女兒癡心不改,俞父勒令她留在家中,不得外出,一度鬧得沸沸揚揚。
一面是養育之恩,一面是鐘愛事業,俞珊左右為難。
最終,她妥協了:事業可以再找,但家沒了就成了孤兒。
她忍痛退出南國社,放棄演藝事業和夢想。
俞父重開笑顏,俞珊卻因此大病不起。
風華絕代的女明星,如今只能側躺在病榻之上,怎能不令人唏噓?
意欲回歸平凡,但又難以平凡
1930年10月,徐志摩去看望俞珊,面容之憔悴令他動容,但又不知如何幫助。
他只好書信一封致梁實秋:莎樂美公主不幸一病再病,先瘧至險,繼以傷寒,前晚見時尚在熱近四十度,呻吟不勝也。承諸兄不棄,屢屢垂詢,如得霍然,尚想追隨請益也。
昔日迷弟梁實秋聞此消息心痛不已,寫信邀請俞珊前往青島大學圖書館任職。
俞珊大病初愈后接受邀請,趕往氣候宜人的青島大學,欲在此重溫平凡生活。
可“女明星俞珊”的頭銜又豈能讓她安靜?
剛一到達青島大學,俞珊就如同砸入平靜水面的一顆石子,在校園引起軒然大波。
學生們紛紛踏至圖書館,老師教授們隔三岔五獻殷勤……
梁實秋早就傾慕俞珊,對她的狂熱追逐早就不在話下。
沈從文為見俞珊一面,錯過了與未婚妻張兆和的約會。
國文系主任聞一多更是情無法自已,常常以借書為由與俞珊私會。
梁實秋見此,寫信給聞一多發妻,讓她管好自己的丈夫,這才遏制住聞一多的瘋狂。
但接下來,更為夸張的事又出現了:沉默寡言的教務長趙太侔也加入了追求俞珊的隊伍。
他年過不惑,早已成家,為追求俞珊,竟不惜與妻子離婚。
趙太侔
男教授們紛紛坐不住了,梁實秋連夜上遞檄文給校長,控訴趙太侔行為舉止不雅,丟學校顏面;
其他人互相寫舉報信,揭短情敵陋習……
沈從文將此寫成《八駿圖》,來映射這場鬧劇。
徐志摩也是看熱鬧不嫌事大:“聽了不少俞珊的話,好一位小姐,差些一個大學都要被她鬧散了。”
這件事很快傳遍全國,吃瓜群眾紛紛將此作為茶余飯后的談資,爭相賭注猜測誰將會是俞珊的最終歸宿。
可俞珊卻從未因此沾沾自喜,反而無盡迷茫。她明白,他們都沖著自己的美貌而來,并非真心。
這不是她來青島大學的初衷,可作為一位弱女子,她又能怎樣呢?
唯有在夜深人靜時長吁短嘆,望著書本發呆吧……
湊合的婚姻,終究很難維系
1933年,俞珊弟弟俞啟威追隨姐姐腳步到了青島大學。
本以為姐弟團聚會其樂融融,可沒想到,災難隨之而來,俞珊的一生也因此改變。
當時政局動蕩,眾多青年奮起而揭竿,加入革命者隊伍,俞啟威也不例外。
然而很快,俞啟威被反動政府抓捕,兇多吉少。
俞珊如坐針氈,終日以淚洗面:難道真的沒辦法營救弟弟了嗎?
這時,趙太侔出現了:“你嫁給我吧,我幫你救弟弟。”
俞珊陷入了沉思,內心一片苦楚。
趙太侔大概早已猜到,也不急于要答案:“不急,你可以考慮,如果你答應我,我便是拼盡全力,也會把你弟弟安然救出。”
要答應嗎?答應了,一生也就完了。
可若不答應,弟弟怎麼辦?
最終,對弟弟的牽掛戰勝了個人情感,俞珊毅然答應趙太侔的要求。
也許,在那個年代,個人的榮辱與歡喜永遠抵不過時代的洪流。縱使聲名大噪,俞珊也不得不向權勢低頭。
1933年12月,俞珊與趙太侔正式結婚。
俞珊婚禮留念
婚禮上的她,神態清冷,眼神無光,側身而立,絲毫無新娘子出嫁時的嬌羞幸福之態。這也從根本上注定了這場婚姻是個悲劇,無法長久。
很快,趙太侔兌現諾言。
他利用自己廣大的人脈,救出了俞啟威,而后,又將他連同豐厚的盤纏護送至安全地區。
此后,俞珊對趙太侔充滿感激,但感情中最怕的也是只有感激。
俞珊與趙太侔一個活潑,一個沉默寡言,雖名為夫妻,卻總是相顧無言,仿佛同一屋檐下的陌生人。
鄰居趙清閣也曾在《南國瓊珊》里這樣記錄:“趙太侔稍有一些不順他心意,俞珊每每都要發點小脾氣,和趙太侔吵上一架。”
戰爭年代,資源匱乏,經濟緊張,趙太侔卻并不顧家,經常是俞珊操持一大家子,俞珊心中不滿。
他們帶女兒在防空洞里躲避敵機時,俞珊總是十分緊張女兒的安全,經常溫聲細語,“囡囡不怕,囡囡不怕”,卻鮮少顧及趙太侔的安危。
趙太侔不滿:“我可是你丈夫,是你的天。你好歹也關心下我。”
俞珊并不理會:“女兒是我身上掉下的肉,在我心里,定是女兒比你重要。”